|
在日本贷款买房,顺序很重要,想要最大实现自己的资产形成的话,在买自住房之前必须考虑清楚顺序问题。
大家都知道金融机关给每个人的贷款额度都是有上限的,这个上限主要由客户自身的年收入决定(年龄抚养之类的,在额度问题上的占比都没有年收入重要)。
算上限也特别简单,就是个倍率问题,而且年收入越高,倍率越高。年收入不够高的人可能金融机关只给年收入的8倍,年收入很高的可能能给到14倍以上。
想要在日本最低成本拥有最多的不动产的话,一定是先买投资房再买自住房好一些。理由有两个:
首先,投资房有租金收入,虽然身上背了贷款,但租金收入会被金融机关作为客户收入的一部分来考虑。比如A客户今年年收700万,全额贷款购入了一套投资房,虽然今年要还贷100万,但也能收到100万的租金,那A客户的年收在金融机关的眼里就变成了700万+100万了。(这里写的比较简单只是为了便于理解,金融机关要考虑的事情远远比这里写的多哈!)
第二个理由更简单,就是住宅贷款的审核条件没有投资用的事业贷款那么严格,贷得了住宅但贷不了事业贷款的人非常多,但贷得下事业贷的几乎没理由贷不下住宅贷款(除非转职或者辞职)。
我公司的一个客户买了7套2000万的投资房之后还贷下了4000多万的my home,都是0首付。(不过全部资产是分好几年购入的,他自己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也是能贷这么多的原因之一)
总结一下,先贷款购买投资房的好处肯定比先买自住房的多,但要是问我自己要先买哪个的话,我作为一个投资顾问会说:
虽说先购买投资房好,但我会先买自住房。
因为我就是想要一个自己的房子呀。先把能买的投资房额度全买了再买自住虽然好,但那不是我想要的!这就好比有人跟我安利寿司之神的寿司有多么好吃,但我吃不了生鱼一样。不管这玩意儿有多好,不适合自己都白搭。
先购买投资房的综合效率高是事实,我们的工作是把事实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客户,适不适合自己就需要客户自己去判断了。

|
|